 |
|
|
 |
闽南剪瓷大成
闽南地区的庙宇和祠堂的屋顶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出好戏”,它们就是用五彩斑斓的陶瓷碎片一片片嵌入未干的灰泥之上而形成的一种装饰艺术一剪瓷雕。剪瓷雕又称“剪粘” “剪花”或“嵌瓷”,是闽南、粤东和台湾一带工匠们在建筑物屋脊上现场制造的技艺,具有个人即兴创造的艺术特征。剪瓷雕的装饰表现题材主要集中在祈福教化、辟邪厌胜、 祈愿祝福等方面,目的在于引起观者共鸣的同时, 也能引起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和情感。 |
|
|
金山塔寺
福州的乌龙江畔,居然有一座漂在水上的寺庙,这座寺庙小巧玲珑,却该有的都有,更为惊艳的是,寺庙里的石塔距今已经有近千年了,据资料记载,先有的石塔再有的寺,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人们发现在水流湍急的乌龙江里有一大块凸起的江心石,于是在这里建了一座石塔,起着导航的作用。到了宋绍兴年间,人们又在塔的周围修建殿堂、厢房,这才形成了寺庙的规模。千年以来,数不清的客船、货船从闽江上游而来,经过金山寺扬帆而过,或许有些会驶向大海,或者更远的远方… |
|
 |
|
 |
洛伽寺
海上生庙,庙里看海。
海天佛国,其名洛伽。
这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海天佛国,涨潮的时候,四周被大海覆盖,黄墙红瓦的建筑体和一望无垠的大海交相辉映,为这座浮在海上的寺院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
|
|
灵通山
灵通山拥有典型的崖嶂地貌景观,山顶较为平坦,而侧面则发育出陡峭的崖壁。灵通寺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地貌特点,将寺庙建在了绝壁之上。寺庙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古人利用崖壁上火山岩经过多年风化、侵蚀形成的天然石洞,因地制宜,凌空构建,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灵通寺。
灵通寺的建筑本身也颇具特色。 |
|
 |
|
|
|